2021年压缩机应用领域数据报告及行业趋势研判发表时间:2022-04-02 09:31 概述2021年国内宏观经济数据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143670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8.1%(初步核算),两年平均增长5.1%。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7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四季度同比增长3.8%;其中制造业全年同比增长9.8%,四季度同比增长3.1%。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0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比2019年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长18.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纺织业增长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7%,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8.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6%,汽车制造业增长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8%,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9%。2021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03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73612.2亿元,增长3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089.2亿元,下降41.9%。202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5.4元,比上年增加7.7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2.0万元,比上年增加28.4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8天,比上年减少0.9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9.5天,比上年减少2.0天。2021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比2019年1—12月份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3.9%。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0.9%,制造业投资增长1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1%。压缩机应用细分领域数据分析钢铁行业2021年,全国生铁产量为86857万吨,同比2020年下降2.3%;粗钢产量103279万吨,同比下降3%,上年为增长5.2%;钢材产量133667万吨,增长0.6%,增速同比回落7.1个百分点。焦炭产量46446万吨,下降2.2%,上年为增长0.04%。铁合金产量3476万吨,下降4.4%,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随着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取缔“地条钢”的持续推进,2016-2018年期间我国钢铁行业企业也随之减少。近两年产业结构优化完成,行业企业也有所回升。截至2021年11月我国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5437家,较2020年增加262家。 压缩机企业需关注:钢铁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之一,绿色低碳发展将是钢铁行业未来必须持续推进的重点任务。压缩机用电量约占钢铁行业的30%,随着《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指导政策出台,以及钢铁行业被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对高能效空压站、压缩机和压缩空气系统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但与此同时,行业产能越来越集中,截止2021年11月,钢产量排名前10位、前20位的企业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40.39%、54.85%,分别比2020年同期提高2.99个百分点、3.26个百分点。相应地,对以压缩机为代表的设备供应商来说,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要求会越来越高。基建行业2021年,宏观政策整体偏向结构调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仅为0.4%,仍维持在低位区间运行。2022年以来,在国内稳增长预期下,中央和地方在传统基建、新能源基建、重大工程项目方面投资发力方向已经明确。基建投资将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但传统基建仍是最大投资方向。经统计,31个省市均在2022年年度任务中提到交通建设,24个省份提到水利工程建设。预计2022年基建用钢需求有望积极增长。但可以预见的是,传统基建已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大幅增长空间不大,而新基建仍处于高增长、低存量阶段。整体看,预计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区间范围为5%-7%。压缩机企业需关注:传统基建相关的主要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及市政工程、产业园区等领域。而新基建主要涵盖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由于基建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压缩机的应用细化到了具体的行业,比如电力生产部门的仪表用气、交通设施修建过程中的工程机械动力用气等等。但是从行业大趋势看,压缩机在基建行业的增长点主要包括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用空压机和轨道交通用空压机,其余细分行业要么增长空间有限,要么与压缩机关联度较低。石油和化工行业202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947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30.0%和126.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0%和40.1%。全年油气开采业累计实现营收和利润分别为1.1万亿和165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和533.8%;炼油业累计实现营收和利润分别为4.4万亿和187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18.2%。2021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产量2826万吨,增长18.3%。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11039万吨,增长5.8%;合成橡胶产量812万吨,增长2.6%;合成纤维产量6152万吨,增长9.1%。烧碱产量3891万吨,增长5.2%;纯碱产量2913万吨,增长3.4%。化肥产量5446万吨,增长0.8%;其中,氮肥增长1.6%,磷肥下降0.7%,钾肥下降1.3%。农药产量250万吨,增长7.8%。橡胶轮胎外胎产量89911万条,增长10.8%。电石产量2825万吨,增长0.9%。压缩机企业需关注:202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矛盾和压力的显现,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依然面临挑战。疫情影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品价格存在不确定性,供应链保障面临挑战。同时,行业也面临不少机遇,首先世界经济仍然是正增长,二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三是石化产业的市场空间大。作为石油与化工行业基础设备,甚至是核心设备的压缩机(空压机),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不过受供应链紧张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中小型石化企业的投资意愿,进而影响压缩机(空压机)的市场需求。水泥行业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近年来,水泥产量稳定总体维持在20亿吨以上。2016年水泥产量24.03亿吨,2018年跌至21.77亿吨。2019年基建投资增加,带动水泥需求增长,水泥产量摆脱下滑阴影恢复增长,2021年水泥产量小幅下降,产量23.63亿吨,同比下降1.2%。中国水泥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这四大地区水泥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79.3%。2021年华东地区水泥产量最多,达21132.19万吨,占全国水泥产量的34.3%。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水泥产量占比分别为17.8%、14.3%、12.9%。压缩机企业需关注:过去的2021年,是水泥行业极其难忘的一年。煤价暴涨、能耗双控、价格大幅攀升、疫情时而反复、房地产需求下行……种种因素叠加,2021年的水泥行业可谓史无前例的复杂。时间来到2022年,水泥行业如上这些复杂内外部压力依然存在,行业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基调下,行业发展在砥砺前行中也伴随着新的发展机遇。所以,压缩机在水泥行业依旧会保持小幅稳定上升的趋势,但需要注意,目前水泥的产能在不断集中,而由于环保限制等要求,生产时间会比较集中。因此,水泥企业在设备采购选择时,越来越关注压缩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能效水平,以及综合保障能力,压缩机企业需要在提高综合竞争力方面下功夫。纺织行业2021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2020年提高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化纤、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1%、8.4%、7.5%、8.4%。2021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749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2677亿元,同比增长25.4%。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13842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8.3%。202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55亿美元,同比增长8.4%,创历史性新高。其中纺织品出口1452亿美元,同比下降5.6%;服装出口170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压缩机企业需关注:得益于产业体系优势和需求形势的整体趋好,2021年我国纺织行业努力克服了疫情散发、原料价格上涨、国际运力不畅等风险冲击,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复苏态势,主要运行指标均实现反弹回升,疫情导致的产销和效益缺口得以弥补,出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但在基数效应减弱主因下,全年运行呈“前高后低”走势。随着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因素消除,2022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将从2021年的恢复性增长阶段回归至常态化复苏轨道,主要经济指标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相应地,空压机在纺织行业的新增需求将呈现中低速增长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以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经历产业升级,数量众多的纺织工业集中地区在进行产能跨域整合、集中供能,此举将给高能效空压机及压缩空气“售气”创造重要的市场机会。医药行业随着制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接近尾声,2016年起制药设备行业销售额触顶回落,2016-2019年行业增速约为15%左右,2020年行业增速回升至20%左右。从部分生物药企业情况来看,近几年其固定资产投资均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国内生物药产业处于爆发阶段,小型生物药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生物药上市速度持续加快,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快速增加,带动我国制药装备行业发展。预计我国生物药设备和耗材市场规模有望保持20%以上增长。压缩机企业需关注:近年来我国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带动生物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同时国内制药装备企业在生物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上取得突破,叠加2020年的新冠疫情,国内制药装备进口替代加速,行业迎来第三次快速发展。这为压缩机行业的无油产品带来增长机遇。不过国产无油机市场占有率相比国外品牌,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企业除了在技术品质方面下功夫外,在医药市场明星用户、样板工程打造方面要多做突破,塑造国产无油机产品形象。食品饮料制造业2021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184.1亿元,同比增长12.3%;利润总额4757.0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3183.9亿元,同比增长13.3%,利润总额1324.8亿元,同比下降10.0%;食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6960.4亿元,同比增长9.5%,利润总额1275.2亿元,同比下降3.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3039.8亿元,同比增长12.7%,利润总额2157.0亿元,同比增长21.2%。2021年1-12月,全国软饮料产量同比增长11.98%。1-10月,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饮料产量达到15725.3万吨,同比增长12.2%。2021年1-12月,我国饮料制造行业企业数量达到5551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735家。我国饮料制造行业累计亏损总额81.2亿元,累计增长26.9%。压缩机企业需关注: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多年来保持稳健增长。农副产品加工需求稳定但易受供应价格影响,导致固定设备投资增长较缓。而酒、饮品等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旅游、餐饮等行业复苏,需求恢复较快。因此,预计2022年节能高效型和绿色环保型空压机在食品行业的发酵、搅拌、灌装等工艺环节,会有较快增长。电力行业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从累计装机看,截至2021 年底,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 亿千瓦、煤电11.1 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 47%、46.7%。这是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202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第二产业用电量56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用电量14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7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压缩机企业需关注:从空压机在电力行业的具体应用来看,近年来将维持微弱增长或者持平态势。原因是火电发电量占比以及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都已大不如前,而火电厂用空压机最多。不过,水电、光伏发电等依然需要空压机参与,只是需求较低。反而在光伏材料如多晶硅等的生产制造环节,由于市场需求高涨,产能规模扩大,空压机有更好的销售增长机会。汽车行业2021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67万亿元、同比增长6.7%,利润总额5305.7亿元、同比增长1.7%。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万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压缩机企业需关注:汽车制造业对于压缩机来说,是传统的用气大户,不管是机械手驱动还是钣金、吹扫,都需压缩机来提供压缩空气。但是,传统的燃油车制造市场对压缩机的增长贡献微乎其微。近年来燃油车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在困扰汽车行业,已有不少企业关厂或将基地转型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此同时,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还没有完全退坡,补贴力度仍然很大。其次,免购置税、免费送牌照等政策会继续执行,所以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长率将会达到79%。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燃油车品牌转向新能源汽车。而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流程中,空压机除了上述常规的用气环节,还在锂、镍开采加工、电池制造、以及芯片生产等环节产生需求。这会对压缩空气品质有更高要求,将利好无油机产品销售与售后市场。电子信息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7.6亿台,同比增长7%,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2.7亿台,同比增长9%;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4.7亿台,同比增长22.3%;集成电路产量3594亿块,同比增长33.3%。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3%,增速比同期制造业(13.5%)、高技术制造业(22.2%)分别高8.8和0.1个百分点;在制造业行业投资增速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专用设备制造业(24.3%)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3.3%)。压缩机企业需关注:在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背景下,近两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领域投资活跃,实现半导体器件设备、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投资额的大幅增长,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7.3%,远高于制造业两年平均的5.8%。延续此形势,预计2022年无油压缩空气产品在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将保持较快增长。采矿业采矿业被划分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以及其它采矿业共七大类。2021年,采矿业营收同比增长41.9%,营业成本增长25.1%,利润增幅达到190.7%,远高于制造业的31.6%。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去年利润增幅最大,达到了584.7%,利润接近翻了6倍;紧随其后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增幅达到212.7%。这三个行业中增幅最少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去年实现了利润翻番,增幅达到113.5%。除此之外,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虽然利润增幅不如前三强,但也都呈双位数增长,利润增幅分别达到44.5%和23.3%。压缩机企业需关注:采矿业是空气压缩机非常重要的传统应用领域。随着近年来持续进行供给侧改革,矿山开采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大量散乱小黑矿井被关闭或整合。尽管整体产量未有降低,但是对空压机的需求已大不如前。去年采矿业利润高涨,主要受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拉动,产能并没有扩大太多。随着国家对产业供应链调整和对原材料整合,以及较好的市场预期,2022年采矿业给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的利好一是产量提升,固定投资意愿提升,二是资金链充裕之后,采购设备更加注重产品性能、能效与安全性,价格不再是决定性因素。玻璃行业中国玻璃工业产能已经高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平板玻璃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突破10亿重量箱,达到10.17亿重量箱,同比增长8.4%。2021年平板玻璃行业营业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28.1%,利润总额247亿元,同比增长89.3%。平板玻璃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2021年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产量合计27477.81万重量箱,产量占比45.9%。此外,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玻璃产量占比超10%,分别为16.2%、14.9%、12.1%。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产量占比较小。压缩机企业需关注:玻璃除了应用于传统的房地产市场,还可应用于汽车、光伏、电子电器、家电等工业领域。2009年起,中国房地产行业爆发,大量玻璃企业扩大产能,导致严重供过于求。近些年,政府加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力度,严禁平板玻璃新增产能。从2020年起,玻璃行业在下游需求高涨以及市场炒作的情况下,成绩丰硕。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玻璃也继续发力,行业扩大产能和投资意愿强烈。所以,预计2022年空压机在浮法平板玻璃行业会有5%~15%的增长,在光伏玻璃行业也有较高的增长机会。塑料制品行业2021年12月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95万吨,同比增长2.4%;2021年1-12月中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为8004万吨,累计增长5.9%。中国塑料制品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生产;2021年1-12月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大区分布不均衡,其中华东地区产量最高,特别是浙江省贡献了最多产量;各省市产量呈现梯队式分布,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产量最多。压缩机企业需关注:2019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到历史顶峰,2020年受疫情和“禁塑令”双重影响,塑料制品产量出现6%左右的下滑。但是,2021年又恢复增长,这除了与经济活力恢复有关系外,还与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兴起不无关系。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现已广泛应用于餐饮、日常家居、包装等领域,其中,塑料餐饮具较大的需求量已成为推动生物降解塑料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禁止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因而,预计2021年空压机在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保持稳定,而切入点就是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线的投资与扩建。造纸业2021年1-12月,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3583.9万吨,同比增长883.3万吨,增速6.8%,首次突破1300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中国生活用纸产能仍保持着高速增长,2021年1—12月,生活用纸行业累计已公开的投产产能约268.6万t/a,此外还有部分已投产但未对外公开的项目,因此2021年累计新增产能达到了中国生活用纸行业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最大量。2022年及之后,行业宣布计划新增产能总计已超过1000万t/a。压缩机企业需关注:造纸业是空压机的传统应用领域,在机制纸和纸板领域,将保持稳步增长。生活用纸方面,由于中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用量在逐渐增加,也为空压机的采购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尤其近两年产能扩张很快。但是,产能过剩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投资的力度会降低,也提前消耗了空压机在该行业的增长空间。预计未来3年,空压机在生活用纸市场难有较大作为。陶瓷2021年中国卫生陶瓷制品产品同比增长11.50%。11月产量为1901万件,同比下降17.27%;2021年1-11月中国卫生陶瓷制品累计产量为22030.8万件,同比增长9.15%;2019年卫生陶瓷制品产量达到最高,次年大幅度下滑。2021年1-12月,我国陶瓷砖出口40.86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41.11亿美元,下跌0.61%;以人民币计价,2021年1-12月,我国陶瓷砖出口264亿元,相较2020年同期的285亿元,下滑幅度达7.27%。陶瓷产量和出口量双双下降,与去年下半年各地停电限产、海运价格高企以及天然气价格疯涨有直接关系。压缩机企业需关注:2021年陶瓷行业运行形势呈现前热后冷的特点。“十三五”期间,建陶行业有近四分之一的企业退出,“十四五”期间退出的比例或许会更高。尤其在双碳的背景下,将加速行业的洗牌,同时也意味着行业的集中度会快速提升,行业将出现更多的百亿级大企业。而在此过程中,市场对空压机的总需求或许不会减少,但是供应商名单必然会缩短,竞争将不断加剧。激光切割截止2020年底,全国激光切割设备企业数量已超过800家。中低功率激光切割市场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设备市场的增长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类是激光切割设备自身的更新换代需求。机床自然使用3-5年便需要更新设备,这会带动激光切割控制设备的增长。而中低功率领域激光器自2014年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这部分设备已陆续进入替换期。第二类是激光切割设备对于传统切割设备的替代。目前仍有较多下游行业使用传统切割方式,传统切割方式存在着能耗高、设备维护成本高、不能加工复杂图形等缺点。激光切割凭借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优势,未来将在更多场景中替代掉其它切割方式。高功率激光切割市场国产替代大有可为。1)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控制系统对技术能力要求更高。随着国产化激光器的功率逐步提高,价格逐步下降,中低功率和高功率的分界线将不断上升。2)国内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市场仍主要被海外厂商占据。国内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市场中,外资厂商合计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国产控制系统市占率仅为10%。但国内头部厂商的高功率产品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在国内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有望逐步实现对海外厂商的替代。压缩机企业需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激光切割机经济实惠型替代辅助气体的压缩空气,其配套的7.5-22KW永磁变频的螺杆空气压缩机,既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如压缩气体稳定性、能效水平以及后处理洁净度等,又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污水处理2020年我国污水年排放量增至571.36亿立方米,预计2021年达589.64亿立方米;2020污水处理厂2618家,污水处理能力19267万立方米/日。预计2021年污水处理厂超2700家污水处理能力突破20000万立方米/日;污水年处理量由2016年的448.79亿立方米增至2020年的557.28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由2016年的93.4%提升至2020年的97.5%亿立方米。预计2021年污水年处理量584.65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8.1%;2017-2020年工业污水治理投资金额保持在50-80亿元之间,预计2021年工业污水治理投资金额回升至62.15亿元。《“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力争达到30%;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在需求与利好政策两大因素发力下,我国污水资源化市场发展有望提速,以13.68%的年复合增速在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压缩机企业需关注:污水处理行业主要的市场主体分为跨国水务公司、大型国企和优秀民营企业。由于此类工程项目带有市政基建属性,设备采购中一般以招标的形式进行,且必然有设计院参与。因此,鼓风机、空气压缩机等设备供应方一般需要厂家配合拿下招标项目。另外,以往由于污水处理项目投资运营方多为大型企业,设备采购偏好外资品牌与知名大品牌。但是,随着行业不断成熟和国家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有越来越多规模较小,投资分散的污水处理项目出现,这给国产中小品牌鼓风机、空气压缩机供应商带来利好。行业需要做的,除了不断提升产品通用性能,更要深入研究污水处理行业的特殊要求,加强针对性技术研发,以及商务服务能力。PET吹瓶(聚酯瓶)2021年PET聚酯瓶片行业再度扩张,国内新增产能50万吨,总产能达到1252.5万吨,产能增速达4.15%。我国聚酯瓶片下游需求主要包括软饮料、出口、油脂、片材及其它。其中,内需最大的领域为软饮料,占比约50%,出口占比约36%,油脂、片材及其它占比分别为5%、9%。回顾2021年,伴随消费和服务业的恢复,聚酯瓶片需求迎来增长的机遇。但机遇背后也因2020年的囤货使得聚酯瓶片面临一定在风险和压力,比如社会库存创历史新高、产业链利润的倾斜、行业的主动去库等等。展望2022年,聚酯行业依旧处于快速扩张阶段,行业趋势逐步将向一体化、大型化、差异化发展,未来聚酯瓶片行业竞争优势将向产业链竞争优势转变。压缩机企业需关注: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社会对于低排放、低能耗、可回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瓶级PET拥有可持续循环使用的优良特性,在包装材料领域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近年来在快餐、饮品等食品包装、日化包装和其它医药、电子等包装方面的需求开始出现大量增长,而且PET瓶片与传统通用塑料价差拉大,PET瓶片更有价格优势。为PET吹瓶机做配套的空压机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总结,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也是以压缩机行业为代表的工业、制造业持续增长的一年。一方面,国外疫情管控措施放松,经济重启,特别是全球市场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严重供需错配,中国出口受益于此实现强劲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总体稳定可控,为压缩机市场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尽管2021年压缩机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的反复、极端天气的出现、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环境能源政策的收紧、房地产和碳减排等结构性调整政策的同步实施、金融风险的控制以及平台整顿等,使制造业下行压力自二季度开始加大,宏观经济和制造业、通用机械行业以及压缩机行业整体呈现“前高后低”、“高开低走”的态势。受国内散发疫情加重、原材料等成本高企、经济周期性回落压力仍大等因素影响,2022年一季度压缩机销量同比增速相较往年仍处于偏低位置。行业要保持稳定增长,就意味着二三四季度压力会比较大,为此,压缩机行业要做好应对准备。而从目前发展形势看,预计芯片半导体、电子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医药、新能源、激光切割、污水处理等是较为容易取得突破的行业。压缩机企业在市场拓展和产品开发方面,可以适当予以关注 上一篇某纸业集团公司
|